总经理手册

建筑企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楚姣姣


2017年10月,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2022年2月,《“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

2004年至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21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为《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地位。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建筑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可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两方面展开。生态宜居方面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建设(含人居环境整治)需求,是建筑企业的传统业务;产业兴旺方面主要体现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是建筑企业的新兴业务。

乡村振兴


一、生态宜居——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我们来看看乡村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从图1可以看出,2020年,建制镇、乡的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绿化覆盖率与城市、县城差距较大,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图2可以看出,自2018年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来,2019-2021年农村公路里程增长较快,预计未来仍将快速增长。

图1


其次,我们来看看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8项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除02现代种业、03农业机械化、04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外,01高标准农田、0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06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07乡村基础设施、0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筑企业均可参与,相关的业务领域包括土壤修复、土地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型公建、道路桥梁、水利水务、电力工程等。


笔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给建筑企业带来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的市场机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路桥梁方面:2022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等政策支持,再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

污水处理方面:《“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40%。如果以乡一级的21.67%作为基数,则增幅高达85%。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2020年,建制镇、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69.55%、48.46%,如果达到城市接近100%的水平,增幅分别为44%、106%。《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统筹县乡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推动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利用。

水利水务方面:《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渠首工程和骨干工程体系,加固改造或衬砌干支渠道,有条件的灌区推广管道输水。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和农田集雨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亿亩;创建200个节水型灌区;到2025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75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8。


二、产业兴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以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做强第一产业(传统农业)、做优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制造)、做活第三产业(以乡村农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包括电商、物流、文旅等),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促进第二、第三产业,以第二、第三产业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第一产业,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建筑企业可与专业的农业企业、文旅集团、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商业模式,共同策划集高标准农田、高价值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电商、物流基地、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新业态产品,参与相关建设与运营,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2.以“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在“第七章城乡融合”中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推进县镇村联动发展,强化县域统筹,推动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功能衔接的乡村产业结构布局。推进县域、镇域产业集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有条件镇(乡)所在地建设加工园区和物流节点。

建筑企业可以选择经济实力较好的百强县,助力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提升的同时,向周边的镇、村延伸,寻求战略机遇,策划一二三产业融合、县镇村联动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3.活用政策资源,创新投入方式

土地是农村的核心资源之一。2020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之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征为国有,才能入市交易;现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成为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之一。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同时规定,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土地使用者可以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方式获取开发建设资金,拓宽了土地使用者的融资渠道。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提出,根据各地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资源整合、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效能提升。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稳妥有序投入乡村振兴。

建筑企业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结合地方特色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对区域整体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探索企业与政府平台公司、农村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做大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客服

电话客服

021-61997709

联系邮箱

hywit@hywit.com

反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