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3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柱地位日益凸显,建筑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原来国有和集体建筑企业的垄断市场,转变为现在的国有、集体、民营、港澳台、外资等建筑企业百花齐放的开放竞争格局,极大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业市场结构的分析,用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市场偏离度三个指标描绘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情况,探索市场结构与企业数量之间的规律,给读者以启示。
一、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也叫市场份额,是指某个企业的业务量占整个产业全部业务量的比重。比重越低,市场占有率越小;比重越高,市场占有率越大。如果某产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而每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很小,则该市场的竞争程度就高;反之,则该市场的垄断程度就比较高。对于产业来说,我们经常提到的总产值、总收入、总利润等数据都可以作为计算市场占有率的分母。对于企业来说,把企业相对应的数值作为分子,就可以计算出本企业在产业里的市场占有率,还能通过它反映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高低。
在此,本文选择建筑业常用的营业收入作为计算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指标。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全国龙头企业“中国建筑”和地方龙头企业“上海建工”为例,分别来看看它们在行业和地区中的市场占有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情况
可以看到,中国建筑在全国范围的市场占有率以及上海建工在上海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均逐年提升,十年里分别提升了2.21个百分点和6.23个百分点、达到6.6%和21.5%,两者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在所在区域都较高。
二、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同一规模企业的业务总量占整个产业全部业务量的比重。比重越低,市场集中度越低;比重越高,市场集中度越高。一言以蔽之,市场集中度就是同一规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数值越小,市场集中度越低,数值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通过市场集中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业中的大、中、小规模的企业比例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规模经济规律。如果规模经济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则大企业的增加速度将超过小企业,进而导致市场集中度增加,而市场集中度的变化又会影响各企业的经济绩效,最终反映在企业数量的变化上。
这里主要选择CRn指数来衡量我国建筑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一般来说,CRn指数越高,则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在具体应用时,我们常以产业内业务量前n家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在此以2020年的上市建筑企业数据为标准,分别选取n=4(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n=8(八大建筑央企)、n=20(上市建筑企业营业收入排名前20家企业)进行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市场集中度情况
截至2020年底,CR4和CR8的值分别为16.86%、21.69%。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之父”乔•贝恩的垄断-竞争模型,当CR4≤30%和CR8≤40%时,该产业表现为企业数目众多,竞争激烈而有效,总体上不存在集中的现象。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业集中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慢升高的态势。CR4和CR8在2011-2020的十年里都有一段先降后升、中间波动的情况,但波幅始终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内,均从2019年开始增长;CR20从2015年以来保持6年持续增长,说明我国头部20家上市建筑企业地位稳固,发展趋势良好,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
三、市场偏离率
市场偏离率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是测算某部分市场平均业务量与全部市场平均业务量出现偏离的程度,其算法为该部分市场平均业务量减去全部市场平均业务量的值再除以后者,结果以百分数表示。数值越大则偏离程度越高,数值越小则偏离程度越低。偏离程度较以往高或低,都说明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且正在创造新的平衡位置;偏离程度较以往变化不大,说明市场结构稳定。
数据的可靠程度一般与选取的样本量息息相关,样本量越大越可靠。因此,我们主要对除去头部20家上市建筑企业的其余建筑企业(以下称为样本建筑企业)进行分析,这里用Yr代表它们的市场偏离率。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建筑企业116722家、增速12.44%、为近十年最高,平均每年增加4400余家,具体如下图所示。样本建筑企业的数量为全国建筑企业总数量减去20家上市建筑企业的数量,占比为99.9%。
图:我国建筑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的测算,可以得到下表。
表3:样本建筑企业Yr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Yr为负值的原因是样本建筑企业的年均营业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5年起,Yr的负值逐渐增大,说明样本建筑企业的营业收入离全国平均水平越来越远,反映出头部建筑企业的“虹吸效应”不断增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但从长期看,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调整到新的平衡位置。
如果不受政策影响,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将不可避免发生一些变化:处于头部的建筑企业经济绩效会越来越好,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处于尾部的建筑企业经济绩效会越来越差,市场集中度越来越低,最后影响到的就是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数量会减少,尤其是尾部建筑企业的数量减少的会更多更快,“马太效应”将预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