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海明
一、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背景研究
中央积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2023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中央企业要把质量工作纳入发展战略,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目标,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质量管理,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率先探索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质量管理能力升级路径;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成熟度。
建筑央企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2024年,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铁建新签合同额明显下滑,除中国化学外,七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增速均有所下滑,在市场订单总体下滑背景下,建筑央企不断拓展新兴业务,业务趋同现象愈发明显,市场竞争愈发恶劣,客户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愈发重要,因此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企业经营绩效持续提升,成为新时代建筑央企的必然选择。
部分建筑央企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2024年10月,中核集团在全系统启动卓越绩效模式贯标工作,出台中核集团新时代卓越绩效模式实施指南,把贯标推广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推动实现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2024年12月,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开展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暨创建政府质量奖项目启动会,学习整合新的管理模式,促进公司品质提升。2025年1月,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召开卓越绩效导入项目启动会,持续提升公司运营管理绩效,提高各项工作完成质量。
二、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有哪些作用
卓越绩效模式是二十一世纪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具体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途径;该模式不仅关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还关注工作质量、经营质量等;该模式强调通过卓越的过程创造卓越的结果、平衡各利益相关方价值;该模式是一个开放性和非规定性的框架,旨在发现企业长板和最需克服的短板,推进企业持续改进提升。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国内外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是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为组织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该标准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测量分析改进、资源、过程管理、结果七个方面。
建筑央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转变工作作风。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基本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之本,一切管理活动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通过多轮次的理念与实践宣贯培训,构建卓越的企业文化,让卓越文化入脑入心入行,增强员工追求卓越的动力,纠正形式主义之风,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防止员工“躺平”,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2)推进管理提升。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将卓越绩效评价条款与部门职责、业务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专业自评与综合评价,发现业务管理短板,明确业务管理改进提升计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推进业务工作持续改进,提升业务管理成熟度水平,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3)推进战略落地。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基本理念包括战略导向,即以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发展和成功。战略类目评价组织的战略及其目标的制定、部署及进展情况;结果类目要评价战略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与趋势。通过专业自评与综合评价,可识别战略执行中的短板问题,进而制定改进提升计划,推进战略有效落地。
(4)提升企业品牌。按照前期策划、宣贯培训、专业自评、综合评价、改进提升等步骤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导入工作,推进企业全面质量提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争创国内外质量奖,赢得政府、社会及市场的更多认可,提升品牌美誉度。
三、结语
在建筑行业明显下行的背景下,建筑市场将逐步从价格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变,“强者恒强”现象愈发明显,对建筑央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筑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高质量工程与服务,满足建筑市场差异化、多样化、动态化的需求。建筑央企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管理成熟度,推进战略落地,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稳定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