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手册

建筑行业大变局下,建筑企业如何应对?

作者胡海明



一、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滑落。“十四五”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万亿元左右(图1),但连续3年均下滑10%左右(图2),预计2024年减少投资1万亿元左右;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2.5万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下滑10%左右,预计2024年减少投资3000亿元左右;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均下滑4%左右,预计2024年减少投资1000亿元左右;铁路建设投资额7000亿元左右,2021-2022年下滑后,2023-2024年持续回升,2024年上半年增长10.6%,预计2024年增加投资400亿元左右,投资额低于80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额1万亿元左右,连续3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预计2024年增加投资1000亿元左右;水运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亿元左右,连续4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预计2024年增加投资200亿元左右;民航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增速达到33.2%,预计2024年增加投资200亿元左右。在房建、市政、公路投资明显滑落的背景下,着重把握水利、水运、民航等领域补短板重点工程项目(图3),如中南四省规划建设运河项目总投资6800亿元,其中湖北荆汉运河投资额748亿元,河南47个内河水运项目投资额1416亿元,湖南湘桂运河投资额1500亿元,江西浙赣粤运河:赣粤运河投资额1500亿元,浙赣运河投资额1700亿元。

image.png

👆图1 基建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额

image.png

👆图2 基建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image.png

👆图3 “十四五”民用运输机场建设专项规划中期调整重点项目

传统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速均保持在6%及以上,建筑企业紧紧抓住时代红利,向“多元化、区域化、全球化”发展,新签合同额维持在10%及以上增速,企业规模越做越大,组织机构越来越庞杂,人员总数越来越多。但“十四五”以来,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速持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增速同比下降3.3%(图4),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中冶、浙江建投、陕西建工、安徽建工等大型建筑央国企新签合同额均出现下滑态势(图5),在市场订单总体下滑背景下,大型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少数多元化业务、少数区域分公司、少数国别分公司的相关人员逐步成为负担,需要其他传统业务输血来维持,因此改革发展与管理提升成为必由之路。

image.png

👆图4 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速

image.png

👆图5 2024年上半年部分上市建筑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速

国资委引导国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1月,国资委召开2024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明确国资国企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突出价值创造导向,增强考核分配精准性规范性有效性,引导国有企业着力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等“五个价值”,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功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2024年6月,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体系更加规范成熟,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深化融合,涌现一批优秀履责典范,形成若干典型履责模式。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依法合规诚信经营,不断增加优质供给,筑牢安全应急防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力提供安全支撑,着力强化产业引领,不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结构,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2024年9月,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明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完善发展政策和治理模式,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发展战新产业,防止过度竞争和“内卷”。因此应重点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机会。

中共中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202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要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高水平保护,深入推进美丽西部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持续提升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西部地区涵盖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市,但内蒙古、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8个省区市被要求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因此应重点把握陕西、新疆、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基建市场机会。

在传统基建投资下滑、国资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建筑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下文将从经营、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建筑企业的应对措施。



二、建筑企业应对措施



加强精准经营。一是全面稳固传统基建业务市场份额,加强营销策划与项目包装,创新商业模式(如股权投资+EPC+产业导入、投资人+EPC,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F+EPC、EPC+F、EPC+O、EPC+F+O、EPC+O+F、EPC+产业导入、BOT、BOOT、TOT、特许经营等),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推进精益建造,推动施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与可视化,提高施工效率与一次合格率,提升工程质量;加强合作共赢,创新合作模式(如成立合作联盟、成立联合工作组、成立合作基金、组建合资公司、相互参股等),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提升产业链质量。二是努力拓展基建补短板业务与战略性新兴业务,着重把握国家、重点省市自治区在水利、水运、民航等领域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着重把握国家、重点省市自治区、重点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建设的产业园区、工业厂房、绿色建筑、综合能源、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项目,完善新兴业务经营激励措施,对基建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获取国家、重点省市自治区、重点企业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清单与建设进展信息,通过合作、挂靠、收并购等方式突破资质与业绩瓶颈,通过产业链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拓展新兴业务。三是积极加强重点区域布局,在稳固传统优势区域的基础上,着重把握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聚焦陕西、新疆、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基建市场,及时获取国家、陕西、新疆、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的政策措施,结合企业业务特点、资源禀赋与区域竞争力,明确战略型区域、发展型区域与培育型区域,以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为核心,以企业传统基建业务和新兴业务为基础,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项目包装、产业投资、产业导入、金融融资、专业运营等高端服务,拓展重点区域工程承包业务。

image.png

推进精益管理。一是稳妥推进组织变革,结合企业各区域的实际经营现状,对少数区域公司、专业公司进行撤销、合并,成立新兴业务相关支撑机构,成立策划、融资、运营、产业等相关支撑机构,确保组织机构适应业务转型与市场竞争需要。二是全面加强资源配置,企业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产业链资源、供应链资源等各类资源是有限的,对各类资源应统筹进行分配,在传统基建市场与区域市场萎靡的背景下,应适度加强新兴业务与重点区域资源投入力度,科学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在各类业务中投入比重,确保资源配置满足业务转型与市场竞争需要。三是扎实推进管理提升,卓越绩效模式反映了现代经营管理最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是世界级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在国际上被称为“组织成功的路线图”,在企业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卓越绩效与业务管理融合,学习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做法,改进业务管理工作,推进业务管理创新,形成“学习-改进-创新”循环,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打造高效能的员工队伍,建立高效率的企业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



三、结语



在传统基建投资下滑、国资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应结合业务特点、资源禀赋、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牢牢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全面稳固传统基建业务市场份额,努力拓展基建补短板业务与战略性新兴业务,积极加强重点区域布局,避免经营受市场环境冲击,确保经营安全。为适应业务转型与市场竞争需要,建筑企业应稳妥推进组织变革,全面加强资源配置,扎实推进管理提升,确保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与管理能力满足发展要求,避免执行时半途而废,保证执行安全。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


客服

电话客服

021-61997709

联系邮箱

hywit@hywit.com

反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