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手册

把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机遇,以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丛厚阳


本文为慧朴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丛厚阳在全国第五届工程建设行业企业家智会上的报告,文字略有删节,经其本人确认。


图片


今天的报告主题是把握“三新”机遇,以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汇报一下我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简称“三新”)的理解,第二部分谈一下“三新”能够给工程企业带来哪些重要机遇,第三部分探讨一下工程企业如何更好地把握“三新”机遇。

新产业(我们一般特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随着宏观形势、我国国情、科技及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产业。

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组合、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合所形成的新型企业、商业、产业的组织形态。新模式则是指利益相关方新的交易结构,新模式要关注总价值创造,要注重创造全局性增量。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融合,新产业需要新业态和新模式来支撑和推动,而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也离不开新产业的发展环境,对于工程建设企业来说,要发展新产业、新业务,需要熟悉、适应新业态、新模式,更要调动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开展业态和模式创新。

image.png

当前,工程建设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传统基建业务市场增量快速下降,历史累积风险亟待消化解决,行业产能过剩,进入低增量、高存量发展阶段。建设项目的建用标准与技术含量逐步提高,综合性和专业性不断增强,对市场主体的要求愈发严格。更多国内工程企业转向海外发展,用国内竞争方式参与国际市场,项目亏损、品牌形象受损等问题屡屡出现。工程建设企业跨界发展,混业经营,同质化竞争,产值利润率普遍下滑,现金流紧张,“内卷”加剧,行业企业优胜劣汰加快、转型升级紧迫。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150家建筑企业破产重整,其中特级企业4家。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加快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目标比重要超过17%。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为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比重分别达35.2%、17.1%。国务院国资委近年来密集部署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工作,积极研究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筹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年均增长25.51%,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2.8%提升至35.16%。

以房建、市政、公路基础设施等为核心主业的传统工程建设企业,如果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积极抢抓市场新机遇、加快业务转型与管理创新,将逐步与市场脱节,面临发展危机,甚至被市场淘汰。

展望“十五五”,从全球发展大势来看,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是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从国家政策来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时期的重大课题;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角度来看,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带领中国标准、技术、装备走出去,是建筑强企的使命责任;从行业竞争态势来看,打造专精特新企业、业内重组、跨界整合等情况将成为行业常态,大型建筑集团将加快培育产业龙头子企业;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路径来看,集团型企业相关多元化、“投建营”一体化、业务国际化、管理现代化是必经之路,构建施工承包和投资运营互相支撑、国内与国际互相联动的业务组合是大势所趋。对多数工程建设企业来说,“十五五”也许需要的是“生存战略”。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image.png

“三新”对工程建设企业有哪些重要机遇呢?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和服务为工程企业业务布局指明了方向,各工程建设企业可按图索骥。除此以外,这里总结六大类重要机遇,供大家参考。




1.新产业发展所需

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迅速

图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包括基础网络、网络设备、IT设备、电力设备、制冷设备、机房在内的基础设施支撑,因此高端实验室、实验基地、中试基地、数据中心、数字化工厂等建设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以数据中心为例,2021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24%;2022年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此外,随着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无尘车间、洁净厂房、洁净室、高标准实验室、研发中心、新材料园区、生物医药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如燃料储存设施、大型实验基地)建设需求持续扩大。


2.融合新技术新材料类的

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发展

图片



新型基础设施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水利、智慧物流、智慧市政、智能建筑、绿色低碳建筑等成为深化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以智能建筑为例,从投资结构来看,2023年全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入达到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软件投入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预计建设智能化道路4000公里以上,建设智慧多功能灯杆13万基以上,累计建成公共充电设施150万个;到2029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



3.新能源、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带动基础建设需求持续增长

图片


2023年全国在建和年内拟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8万亿元。2024年全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强制配储要求落地,储能新增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万千瓦。根据国家相关规划,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工程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深远海风电目前还是广阔的蓝海)。2022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2万亿元;2023年在214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113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占比52.8%,而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的企业则有100家,占比46.73%,比上一年增加近12个百分点,整个产业正在由“规模时代”向“效率时代”转变。“十四五”后期,生态环保行业将主要面向水利水务、生态城镇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土壤修复、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固废处置等领域展开。


4.传统建筑应用性改造

处于重要窗口机遇期

图片


随着我国新建房屋数量的下降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未来建筑市场格局将逐渐从新建建筑为主转变为以既有建筑功能、节能、低碳、绿色、智能化等改造及维修为主,传统建筑改造市场规模有望长期释放,市场空间巨大。2023年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提到,我国超过1/3的存量建筑不满足节能建筑标准;国务院2024年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方案》指出要以住宅电梯、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城市生命线工程、安防等为重点,分类推进更新改造,推进各地自来水厂及加压调蓄供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以外墙保温、门窗、供热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而随着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可再生能源材料、透明陶瓷材料、智能材料生产技术的突破,传统老旧建筑物也将具备更多的改造、升级选择。




5.存量建筑蕴藏检测、监测、

病害处理、运维新市场机会

图片


2022年我国居住建筑存量市场为481.67亿平方米,公共建筑存量市场为114.07亿平方米,拥有公路桥梁103.3万座,总长约8576万延米,其中特大桥8816座,总长约1621万延米,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高铁达到4.5万公里,公路隧道24850处、2678.43万延米···。尽管标准设计寿命逐步延长,但随着过度使用、不规范使用,加之自然灾害侵袭等,超过20年以上使用期的建筑物极易出现某种程度的弯曲变形、表面开裂、墙体脱落,附属配套设备、机器逐步老化等问题。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老旧基础设施装置传感器、老化测试仪、智能监测实时跟踪平台等,成为我国提升存量建筑物安全运维管理水平的关键。


6.伴随装备、材料、技术等突破,

潜在重大工程有望提上日程

图片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突破,过往因技术难度较大、综合效益不明等搁置或迟迟未提上议程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如深海隧道工程、超级高铁工程、全域直饮水工程、农业节水工程、现代化农业工程、深海平台工程、光伏高速公路工程等有望在加快推进。从技术角度考虑,涵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烟台到大连跨海通道工程、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工程、藏水入疆(红旗河工程)等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有望随着工程机械设备、配套运维设备等高端设备的技术突破,而被纳入我国新的建设规划中。


image.png


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多数工程企业都处于被动适应状态,传统的招投标模式下,企业存在较强的经验主义和路径依赖,在观念意识、经营策略、项目策划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还有诸多短板弱项,能否快速锻造长板、在“三新”方面构建先发优势已经成为传统工程建设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在“三新”这个相对新的赛道中抢占先机,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战略引领,制定

切实有效的扶植政策


要做好战略研究,战略研究不透,要么脚踩西瓜皮,走到哪看到哪;要么不敢投入,因为还没有研究清楚;要么就是都要加快发展、大力发展,资源投入没有重点,影响企业战略布局。建议工程建设企业通过自有团队或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加强政策研究,紧密关注国家关于“三新”方面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方向,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与自身能力和资源相匹配的细分领域,或自身能力资源不匹配但细分领域空间很大的新市场,分析产业链图谱和自身战略定位,锁定目标客户群体,明确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三新”业务具有前瞻性、示范性、收益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在投资政策、资金支持、组织保障、考核评价、专项激励、责任豁免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植政策,激发企业“三新”发展动力与潜力。例如,在投资方面,予以优先立项、快速决策,对于“三新”项目适当降低项目预期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在市场营销方面,对在“三新”业务有贡献的单位及人员,公司营销系统年度绩效考核计算营销任务时,可按照特殊折算:例如,第1个中标项目按照中标合同价的300%折算营销考核指标,第2-4个中标项目按合同价的200%折算营销考核指标……;对于战略性新兴业务项目,如需股权出资,资金成本按照相关政策减半收取……。行业标杆企业中国电建股份公司开展战新业务的支持政策、专项考核办法、战新业务发展评估及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其2023年度战新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了35%(慧朴咨询正在协助中国电建开展战新方面的咨询服务)。


2.资源整合,

加强业态模式创新


“三新”业务的最大特点是跨专业跨界融合。工程建设企业应根据自身主责主业、相对优势和市场定位,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包括与外部大型产业集团(如现代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动力、交通运输与物流、科技与互联网等)、专业机构(如文旅、康养、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构建造多元化的产业资源库、生态圈,多渠道、多方位推动业态与模式创新,通过研投建营一体化、“股权+施工一体化”、EPC+O、EMPC、BIM+EPC等形式,积极拓展BOT、F+EPC、TOD、EOD、SOD、AOD等模式,以标杆项目树立示范效应,通过模式复制与迭代抢占市场。如在新能源产业,加强与“五大六小”发电集团的战略合作,整合上游资源(如新能源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等),拓展下游市场(如新能源项目运营商、氢能生产应用商、电力公司、化工企业等),提供从项目前期对接到建设再到运营的全周期综合产业园、综合能源管理增值服务。业态模式创新的一个关键是要对客户(尤其是大客户、战略客户、“三新”业务客户)、产业链上的各类相关合作方作为战略资源对待,明确企业责任分工并进行精细化统筹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资源变成自身能力,将能力转化成业绩。


3.组织适配,重构

企业管理与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是落实战略的载体,组织结构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对于“三新”业务,构建适应性组织,或成立新部门,或在现有部门的职责中明确“三新”业务方面的新职责。对于集团型公司,通过科学分析,研究是否成立新公司或事业部,承载战略性新兴业务主体责任,或赋予现有分子公司新的功能定位。对于“三新”业务,要建立新的制度体系,优化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与权责划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对不同业务采用差异化的管控模式,提升企业对“三新”业务的组织管理能力。将科技研发费用实实在在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新业务市场开发、高级别标准制定等方面,减少纯“获奖”性支出。狠抓“三新”方面创新成果转化,实事求是开展科技创新效益统计分析,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效应。行业头部企业要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行业排名靠后的企业可采取“跟随策略”,降低试错成本,避免错过大势。


4.以人为本,立足人力资源

推动管理变革


工程企业应围绕“三新”业务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专项规划及“三新”业务岗位工作分析。对于传统主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减员增效,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打造低成本、高品质竞争优势,从而为“三新”业务发展挖掘内部人力资源空间。人力资源的转型既是工作难点也是潜在金矿。在“三新”业务培育期,建议设置差异化的员工薪酬激励与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激发员工“转型”动力。加大“三新”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研究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方式,对顶尖人才在薪酬激励方面给予“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确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且可考虑不列入年度用工计划及工资总额,体现“三新”业务人才配置的战略导向。对承担“三新”任务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给予专项特别奖励,用于“三新”关键岗位和作出杰出贡献人员的激励。员工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取证培训、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考虑“三新”业务相关人员,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打造高效、专业的“三新”团队。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工程建设企业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能否活下去、活的好、活得久,各工程建设企业只有战略引领、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植政策,资源整合、加强业态模式创新,组织适配、重构企业管理与科技创新能力,以人为本、立足人力资源推动管理变革,尤其是企业“一把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统筹全公司资源培育能力、构建相对优势,才能“既不找死、也不等死”,打造更抗风险、更可持续、更有效益的业务组合,行稳致远,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


客服

电话客服

021-61997709

联系邮箱

hywit@hywit.com

反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