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之 / 卢小涛
绿色环保产业
1. 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绿色生态行业是指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产业发展。绿色生态行业的市场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包括能源、环保、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多个领域。在能源领域,绿色电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结构呈现出以大型发电企业为主导,分布式能源为辅助的格局;在环保领域,环境监测和治理是重点,市场结构呈现出以大型环保企业为主导,小微企业为辅助的格局;在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从国内市场竞争来看,目前绿色生态行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环保领域。在新能源领域,风电和太阳能领域的企业数量较多,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环保领域,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型环保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市场集中度较高。
“十四五”后期,国家将继续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并特别提出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行业发展方向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基本完成,“十四五”后期生态环保行业将主要面向水利、水务、生态城镇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土壤修复、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以及荒漠化治理、固废处置,特别是在土壤修复、环境服务和生态城市建设上,积极开展模式创新、推进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
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内循环市场潜力、提升外循环层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将愈加凸显,生态环境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据估算,我国绿色经济产值2025年将达12万亿元,约占GDP的8%。到2035年,将达GDP的10%以上,生态环境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日益上升,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此背景下公司要加快在水资源与环境业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快速完成产业布局,提高重点市场的占比。
2. 建筑业市场机遇分析
绿色环保产业涉及能源、环保、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多个领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十四五”后期,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重视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绿色环保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土壤修复、环境服务和生态城市建设等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以下是对这些机遇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分析: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提供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咨询服务,推广节能、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满足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同时,随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推进,建筑企业还可以参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提供包括能源审计、改造方案设计、施工实施等在内的综合服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污染的累积,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成为重要的市场需求。建筑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参与土壤修复、水体治理、固废处理等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工程。例如,参与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项目,提供土壤修复方案设计、修复技术实施和后期监测等服务;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提供水体治理方案设计、治理技术实施和后期运维等服务。
环保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推进,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求不断增长。建筑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危废处理处置中心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通过提供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运营管理的全流程服务,建筑企业可以在环保基础设施领域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等。建筑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从可再生能源设备选型、安装到后期运维的全流程服务。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研发和创新,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升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智慧环保是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环境因素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管理。建筑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智慧环保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供智能化环境监测、智能化能源管理、智能化废弃物处理等服务。同时,建筑企业还可以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自身的业务升级和管理提升中,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绿色建材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绿色建材具有环保、节能、可再生等特性,能够降低建筑的环境负荷并提高建筑品质。建筑企业可以积极推广绿色建材的应用,参与绿色建材的研发和生产。同时,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建筑企业可以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并降低建筑能耗。
建筑企业可以积极探索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将绿色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机结合,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例如,将绿色建筑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行融合,打造宜居、智能、绿色的生活环境。
3. 建筑企业市场经营策略
结合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概况与为建筑业带来的市场机遇,以下是对计划拓展相关业务的建筑企业提出的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建筑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绿色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中。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专长、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选择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设施等核心业务进行深耕。在选定的核心业务领域内,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专业品牌形象,树立企业在绿色建筑、环保领域的专业形象和口碑,形成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市场推广,如参加展会、举办论坛、开展宣传活动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建筑企业应增加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确保企业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建筑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不断优化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设施等产品的设计、功能和性能。提供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运营管理的全流程服务,确保客户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获得优质的服务体验。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提供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源审计、节能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参与土壤修复、水体治理、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项目,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服务。积极参与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服务。开展大气、水、固废等环境治理工程,提供环境治理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服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智慧环保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供智能化环境监测、管理等服务。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建筑企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选择环保、节能的供应商和产品,降低供应链的环境影响。与上下游企业、同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联盟,共同推动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严格筛选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和设备的品质符合项目需求。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建筑企业应积极引进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构建专业、高效的团队。
建筑企业应探索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创新业务模式,探索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创新,如EPC(工程总承包)、BOT(建设-运营-移交)、EOD(以环境为导向的开发)等。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环保基础设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