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之 / 邱黎婧
1. 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发展思路
《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提出从落实国家战略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塑造市域空间新格局,从市域功能板块建设和重大专项支撑两个维度制定空间发展策略。至2025年,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谱写出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提出的任务目标如下:
● 创新之城建设跃上新台阶。在新发展格局中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800万亿左右。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跃升,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文化类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左右。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形成,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大于150万平方公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5-20%。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优势不断增强,成为联通全球的网络枢纽新高地。对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的覆盖率达到85%;中心城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达到35%。
● 人文之城建设迈出新步伐。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居住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新增住房中政府、机构和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例不低于20%;职住平衡指数:主城区不小于95,整合提升型城镇圈不小于70,综合发展型城镇圈不小于110;加快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打造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85%;公共开放空间(400平方米以上绿地广场等)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82%;全路网密度;中央活动区达到9.7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区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新城达到4.5公里/平方公里;新增骨干绿道总长度500公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每10万人拥有博物馆1处、图书馆2处、演出场馆1处、美术馆或画廊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应保尽保,不断扩大保护规模。
● 生态之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区域生态共保共治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通江达海”的市域生态网络骨架。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以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河湖水面率达到10.1%左右;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60%以上;大气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PM2.5、PM10、SO2、NO2、O3、CO)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避难面积提高至1.5平方米;消防站数量较2020年增加18%。
《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提出的发展思路如下: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建设的视角优化上海市域空间,强化国土生态安全底线,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以高质量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保障近期规划任务目标落实。
上海将提升主城区能级和对外辐射能力,以中央活动区建设带动辐射能级跃升,以城市副中心开发带动中外环区域发展,以主城片区功能提升促进空间结构优化。加快新城向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目标发力,推进东西两翼国家战略承载区的高质量建设,推动南北两侧金山宝山地区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图: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2. 规划重点与基建市场容量分析
上海市将在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增强产业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安全韧性等方面全面发力,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市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为目标,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发展高地,促进“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地区,推进临港新片区在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发力,同步做高新城产业能级,推动宝山区和金山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高端产业功能向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集聚,强化产业社区的职住平衡水平。全市低效产业用地减量化和存量产业用地更新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用地绩效不断提高。
至2025年,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150平方公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0%左右。
上海市将突破开放枢纽服务能力和效率瓶颈、补齐轨道交通和道路系统层次和功能短板,基本确立新城区域枢纽地位,强化重点地区对外辐射,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加速形成全域交通链接新格局。
至2025年,实现年航空客运吞吐量1.3亿人次,货邮运量≥410万吨,水水中转比例52%,国际集装箱中转比例12%,对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的覆盖率85%,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35%(中心城),中央活动区全路网密度9.7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区全路网密度6公里/平方公里、新城全路网密度4.5公里/平方公里,平均通勤时间(中心城)42分钟,绿色交通出行比例≥80%,城区干线公交线路平均运营速度18.5公里/小时,城市开发边界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用地覆盖率:中心城45%,主城区30%,新城20%。
上海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参与、多渠道供应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多元化增加城市住房有效供应,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完善城市居住配套服务,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让上海成为一座全体市民住有所居、宜居优居,人人享有品质居住的城市。
满足市民多样化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优化住房空间布局;改善房屋质量与住区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至2025年,新增住房中,政府、机构和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例≥20%;新增住房中,中小套型住房占总套数的比例≥70%。
上海市以社区生活圈作为社会治理和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重点增效提质社区公共资源,实现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商业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空间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显著提升,数字化、多样化、高品质、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便利,营造服务精准、便捷可达、功能复合、活力安全的宜居社区。
至2025年,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85%;每万名老年人拥有老年人休闲福利及学习机构的数量≥24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数量500个;市民对社区文化活动满意度≥80分。
上海市充分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聚焦文化功能的引领性地位建设,突出文化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引领和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加强中央活动区、副中心和其他重点地区内的文化、体育、商业、休闲等功能融合,推动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融入文化元素、增添体育功能,助力上海加速建成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世界级著名旅游城市。做强“大文化”核心功能,放大文化乘数效应和窗口效应;强化市域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历史风貌地区的品质提升和功能复兴。
至2025年,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演出场馆、美术馆或画廊:博物馆1.0处、图书馆2.0处、演出场馆1.0处、美术馆或画廊3.0处;文化类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10%左右;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应保尽保,不断扩大保护规模;风貌保护道路、风貌河道数量不减少。
上海市为建设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相适应,满足人口就业、居住需求的公共开放空间,构建具有网络化、人性化、高环境标准、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初步形成“活力高效、共享均好”的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充满活力、传承文脉、绿色生态、舒适便捷、世界一流的公共空间。建设功能复合、活力多元、便捷可达的公共空间体系,着力提升重点地区公共空间品质。
至2025年,公共开放空间(400平方米以上绿地广场等)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82%;骨干绿道总长度新增500公里。
上海市以重点地区产业转型、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推广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为重点,进一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碳排放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以重点地区产业转型为抓手,降低产业能耗强度;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使用,促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发展绿色交通,持续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船;发展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
至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力争达到2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7%;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达标率100%;绿色交通出行比例≥80%。
上海市将初步形成“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绿化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加快推进生态走廊建设,形成市域生态网络骨架;大力推进“1+5”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提升地区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提高绿地服务覆盖度。
至2025年,森林覆盖率≥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平方米;3000平方米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中心城基本全覆盖,主城片区、新城90%。
上海市以持续改善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完善固废处理处置体系、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修复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公众对环境满意度不断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至2025年,河湖水面率达到10.1%左右;大气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PM2.5、PM10、SO2、NO2、O3、CO)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6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左右;原生生活垃圾填埋率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乡污水处理率:城镇≥99%,农村≥90%。
上海市以加强基础性、功能型、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对城市运营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显著增加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韧性。以保障供应为核心,进一步提高供电、供气可靠性;加强上海水资源战略储备,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城市防洪除涝能力,推进排水系统提标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城市防灾综合体系。
至2025年,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避难面积1.5平方米;消防站数量较2020年增加18%;万元GDP用水量较“十三五”末期下降16%;年用水总量≤131.4亿立方米;年均地面沉降量小于6毫米,减少差异地面沉降量;满足消防和院前紧急呼救响应时间:消防≤5分钟,院前急救≤12分钟。
上海市按照一体化治理“破壁”、高质量发展“起势”、共同体格局“成型”的建设要求,到2025年,基本实现“三个明显提升”,即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绩效明显提升,人居品质明显提升,形成“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基本框架。打造充满吸引力的生态空间样板,探索生态优势转化路径;培育与风景共融的产业空间,示范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建设,加强跨界联通。
上海市将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上海大都市圈内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基底,统筹重点跨界地区生态格局,保障都市圈内生态格局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地表水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基本建成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生态绿洲。强化跨省界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共保联治,深入推进区域大气环境联防联控。
上海市以扩大辐射扇面、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新突破为重点,基本建立多层次、立体化、跨区域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模式,对外辐射方向进一步扩大至4个;统筹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资源,探索长三角区域水源互济互保,加强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动区域新能源和智慧城市合作,初步实现建设“安全高效、数字智慧”长三角的目标。实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突破;提升水资源、能源互济互保能力;推动区域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和智慧应用融合创新。
上海市以“五个重要”为行动纲领,在2035年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的总体目标下,力争到2025年,新片区经济规模大幅跃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对外枢纽能级和交通联系大幅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显著提升,人口集聚效应明显,初步形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和功能。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前沿科技产业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和顶尖科学家社区为核心,加快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提升新片区枢纽门户功能,加强对外交通体系建设,升级临港新片区面向亚太、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枢纽与通道功能;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提供高标准的生活配套,加快现代化新城功能的完善,增强人才吸引力。
上海市按照国家关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充分发挥对内对外开放枢纽作用,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加强与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上城市、地区的联动发展,持续深化长三角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至2025年,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框架与制度体系全面确立,综合交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显著优化对内对外交通体系;培育主城副中心,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
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以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为目标,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增强区域协同,提升产业能级;优化环境品质,推进由“科技园”向“科学城”的转型,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增长极、创新生态共同体和国际都市示范区。集聚科创资源,推进高等级科研设施落地,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强化产业集群,引导全产业链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完善城市服务,提升产城融合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园”向“科学城”转型。
上海市坚持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要求、高效率用地和高品质环境,以“一江一河”滨水区建设为重点,以旧区改造和旧住房更新改造为抓手,形成全市最高品质的空间、最密集的就业、最深厚的历史底蕴、最优质的营商环境的卓越城区。进一步加强“一江一河”滨水区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城城市更新关键行动,发挥示范意义;大力推进中外环区域重点地区城市更新,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创新型城区;全面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更新改造,实现中心城住区品质提升与民生改善;加强政策有效供给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上海市按照203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目标导向,将五个新城建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至2025年,基本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在长三角城市网络中初步具备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初步具备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级,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嘉定新城建设成为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综合实力的科技教化之城和沪苏合作桥头堡;青浦新城建设成为承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进博会战略功能,引领绿色创新发展和江南文化传承的生态宜居之城;松江新城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高铁时代产城融合的科创人文生态之城;奉贤新城建设成为上海南部滨江沿海发展走廊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节点城市;南汇新城全面建设与临港新片区功能相契合的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未来之城。
至2025年,全路网密度4.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内轨道交通站点600米用地覆盖率20%;3000平方米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0%;公共开放空间(400平方米以上绿地广场等)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90%。
上海市以打造村民宜居、市民向往的美丽家园为目标,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引领,显著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推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村民宜居、市民向往的美丽家园;持续推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 建筑企业上海市基建市场营销策略
结合上述国土空间规划重点与基建市场容量分析,对计划在上海市拓展基建工程承包业务的建筑企业提出以下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细致分析上海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文件,特别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部分,如交通网络规划、市政设施布局、城市更新计划等。跟踪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动态和投资方向,了解哪些领域和项目是当前的热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重点。调研上海市的基建市场容量,包括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的数量、规模、投资额度等,评估不同领域和项目的市场潜力。结合企业的自身优势和资源,确定重点关注的领域和项目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市场进入策略。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将上海市的基建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如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针对每个细分市场,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包括项目质量、工期要求、成本控制、环保标准等。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包括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材料采购、后期维护等,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持续跟踪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保持与客户的紧密联系。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鼓励员工参与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培育企业的创新文化和氛围。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在基建领域的应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制定明确的本地品牌发展战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传播等,提升企业在上海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优质的项目案例、专业的团队展示、良好的客户口碑等途径,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特色。积极参加行业展会、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与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展示企业的实力和服务能力。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加强线上宣传和推广,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
参考资料:《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