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之 / 邱黎婧
1.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思路
《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生态源保护区,维护国土安全和支撑“一带一路”的战略要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高原民族融合美丽家园总体定位。青海省将打造“两屏三区两轴多点”的总体格局。
“两屏”是指守护“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南部生态屏障,重点维护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区北部生态屏障,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三区”是指协调人地矿关系,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河湟谷地生态综合治理与城镇集中发展区、泛共和盆地生态修复与绿色经济发展区、柴达木盆地生态综合治理与循环经济发展区三大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与转型发展,形成引领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
“两轴”是指强化轴带联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培育兰青—青藏—青新“丝路”经济发展轴和沿黄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轴,增强城镇集聚辐射功能,建成全省现代服务、循环经济、绿色能源、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走廊和黄河上游重要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走廊。
“多点”是指多点集聚,支撑区域特色均衡发展。以河谷小盆地和绿洲为载体,着力完善县城、中心镇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就业吸纳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撑本地城镇化。强化多点集聚、均衡布局,支撑小城镇向生态型特色化发展。
图:青海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
2. 规划重点与基建市场容量分析
青海省的基建规划重点主要围绕交通、能源、水利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基建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为各类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机会。
青海省致力于构建“两屏、三区、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重点保护南北两大生态屏障,并综合治理三大生态环境区。同时,建设多条生态廊道,稳固江河源区水资源涵养功能,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并保护河湖岸线资源。
● “两屏”是指筑牢南北两大生态屏障,即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区为核心的南部生态屏障,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区为核心的北部生态屏障。
● “三区”是指协调人地水关系为重点的三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即河湟谷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泛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
● “多廊”是指联通和预控生态廊道,构建稳定的生态网络。主要包括日月山、青海南山、大通河、柴达木绿洲等山河绿洲型生态廊道,以及青海湖与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迁徙通道,与“两屏”共同构筑生态化网络,提升全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青海省将以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干流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水域陆域兼顾、源头流域协调,巩固提升水源涵养功能,确保中华水塔丰沛兼顾、水质清洁。
● 维持河湖生态流量。科学确定重要江河湖泊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将生态用水纳入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系统维护全流域生态流量。
● 稳固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强化江河正源保护,实行封育保护,加大雪山冰川、江源河流、草原草甸、荒漠植被和森林灌丛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 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提高中水和再生水回用率,推动节水型产业发展。
● 加大水环境污染防治。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全面消除城镇黑臭水体,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到2035年,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 河湖岸线资源保护。将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河湖岸线划分为优先保护岸线和重点管控岸线。优先保护岸线保持天然岸线属性,禁止破坏岸线结构和功能的开发活动,重点管控岸线划定水生态缓冲带和禁养区,实施严格管理。
青海省将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防治水土流失,推进沙化、盐碱化、污染土地治理,并开展农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 建设中华水塔保护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良好湖泊生态功能巩固提升工程、谷盆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黄河上游千里保护带工程、长江经济带源头保护和治理工程、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国土绿化扩面提质等。
●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祁连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周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综合实施沙化土地修复治理;推进盐碱化土地治理;推进污染土地治理。
● 推进农用地整理,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
青海省将推进耕地与牧草地的保护和治理,坚决制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行为,提升耕地质量,并加强牧草地保护和治理。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耕地提质改造,提升平均耕地质量等别。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和粮食生产潜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牧区以实现草畜平衡为目标,优化畜群结构,控制放牧牲畜数量,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半农半牧区要因地制宜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区要结合退耕还草、草田轮作等措施,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提高饲草供给能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青海省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引导农村居民点集中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县和先导区,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乡村。此外,还将提高农牧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展现高原乡村风貌特色。
青海省以“支撑高原生态保护”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中心集聚,促进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和泛共和盆地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县域为单元统筹乡镇和村庄布局,优化城乡格局;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构建人口、产业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城镇空间。
全省城镇规模等级划分为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中心镇、一般镇5个等级。构建“一群、两区、多点”城镇空间格局。提升各级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推进人口向西宁、海东地区集聚;形成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圈,引导农牧民就近向城镇有序集聚,促进本地城镇化发展。“群”是指以河湟谷地城市群为引领。建成西部地区极具文化影响力、全方位开放战略支撑力的重要城市群和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区”是指以柴达木盆地城镇区、泛共和盆地城镇区为主体。柴达木:提升格尔木、德令哈等重要节点城镇功能和集聚能力,构筑起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开放的新高地。泛共和:打造共和区域中心城市和同仁、海晏、贵德等新兴城市,形成支撑青海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多点”是指以玉树、玛沁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为支点。发挥高原生态及民族文化特色,重点构建青南地区以玉树、玛沁为中心的高原绿色城镇簇群及人文旅游城镇,以及祁连山南麓和环青海湖地区重要交通、人文廊道上的特色小城镇。
青海省将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提质增效,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并优化工业用地结构和布局。此外,还将推动高原宜居城镇建设,创建特色小城(镇),建设数字城镇和韧性城镇,重点支持河湟地区培育若干特色小镇群落。完善住房保障,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在综合交通体系方面,青海省将保障国土安全、支撑对外开放和总体格局,统筹铁路、公路、民航协调发展,打造多极化枢纽格局,构建内通外联、空间适配、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 形成以西宁机场为中心,格尔木、玉树机场为次中心的省域航空运输格局,全省布局12个支线机场,实现1.5小时覆盖主要县城。
● 形成“两心、三环、三横四纵”复合型铁路网络,对外衔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通疆入藏达边的功能;对内改善主要城镇走廊铁路服务,提升资源富集区大宗货物运载能力。
● 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剩余段建设,重点提升出省通道保障能力以及省域重要城镇走廊服务水平,实现市州首府高速公路通达。
● 以省际通道和通县国道为重点,推进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公路改造,实现县城、机场、重要景区等节点高等级公路通达。
● 加大重要旅游线路和廊道内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增强公路对旅游景区的连接,推进旅游公路功能性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
青海省将加强世界遗产地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并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国家文化公园。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青海省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高原国土的魅力。
3. 建筑企业青海省基建市场营销策略
结合上述国土空间规划重点与基建市场容量分析,对计划在青海省拓展基建工程承包业务的建筑企业提出以下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在所有的基建项目中,建筑企业应强调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确保施工活动与生态保护并行不悖。例如,在筑路、建桥等项目中,要特别关注对周边生态的影响,采取必要的生态修复措施。
作为基建项目的主要投资者和决策者,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建筑企业的首要目标客户。企业应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了解政策走向和项目需求。重点关注青海省规划中提到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如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和泛共和盆地的生态治理与转型发展项目,以及沿黄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轴等。
组建一支专业、高效、有战斗力的营销团队,深入市场一线,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与青海省当地的建筑公司、设计院、工程咨询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高项目中标率。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共享市场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结合青海省的生态环保需求,建筑企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生态工程技术,提供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特点的基建产品与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建项目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根据青海省基建市场的特点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展示建筑企业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资料:《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