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之 / 楚姣姣
1.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发展思路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年)》提出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突出政治中心和突出人民群众,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
到2025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四个中心”首都战略定位加速彰显,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落实新发展格局取得实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市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为总体框架,高质量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并优化“一核、两轴、多板块”空间格局,提升住房及公共服务水平,为首都功能提供充足优质的保障和服务。还将持续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空间品质,并落实“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创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北京市关注住房、交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建设与发展。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北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
加强“一城三带”保护与发展,攻坚中轴线申遗保护,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引领三条文化带建设,创建完成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深入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为抓手,加强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提升高品质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努力建设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文化+”战略,广泛汇聚国内外高端文化要素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首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形成面向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首要窗口。
满足多种类型、不同层级的文化活动要求,综合各类空间的使用,打造多样化的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加强国家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和院团建设,做好在京举办的重大庆典、纪念活动的服务保障和文化支撑。建设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和奥运博物馆,加强赛事文化交流,促进中华体育文化全球传播。充分发挥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积极承办重要文化品牌活动。充分利用保护修缮好的各类会馆、名人故居等载体,为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提供高品质空间。利用疏解腾退空间,结合城市更新,合理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增加文化空间供给。扩大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范围,充分利用民间博物馆,提供多元文化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北京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窗口作用,组织参与国际重大文化交流,扶持文化类节展、赛事、论坛等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好国际文化艺术展示、文化贸易平台,辐射带动全国文化建设。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完善主场外交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强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核心承载地功能,持续优化国际交往环境,支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合作。着眼服务保障重大外交外事活动,优化“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布局,强化核心区以及两轴在服务国家交往中的首要承载区和集中承载区的作用,精心塑造代表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打造国际交往功能特色板块,探索开辟特色国事外交活动场所,拓展丰富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承载空间。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扎实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完成雁柏山庄、栖湖组团等重点项目,形成服务国家顶层国际交往、可举办全流程主场外交活动的核心承载区。建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推动新国际展览中心二、三期建设。高标准推进第四使馆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大兴国际机场、城市副中心等地区国际交往服务功能,抓好大兴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设,积极拓展承载国际交往的新空间。
积极对接中央需求加强居住服务保障,拓宽住房保障来源。配合央属产权单位抓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
完善对各类人才的住房及公共服务,优化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提升对各类人才起居生活、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交流、文化交往等服务水平,提升人才社区建设。
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宜居宜业环境,增强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国际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国际化商旅环境,完善国际旅游接待设施与配套服务,全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国际环境,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魅力之都。
聚焦核心区平房(院落)、老旧小区、危旧楼房和简易楼、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低效产业园区和老旧厂房、城镇棚户区等类型,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坚持保障对保障原则,多途径推动老城平房区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打造共生院,保护传统风貌,改善居住条件,鼓励腾退空间利用。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多方共担筹资模式,完善市场化实施机制。根据居民意愿利用小区现状合法房屋和公共空间补充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利用空闲地、拆违腾退用地及地下空间等建设便民服务设施。到2025年力争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对危旧楼房和简易楼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分类制定改造方案。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危旧楼房,允许通过翻建、改建或适当扩建方式进行改造,具备条件的适当增加建筑规模,配齐厨卫设施,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腾退空间和闲置空间补建配套设施。对不符合规划要求、位于重点地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简易楼,鼓励居民腾退外迁,改善居住条件。
鼓励老旧楼宇改造升级,满足科技创新、金融管理、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建筑性能,致力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的智慧楼宇。鼓励传统商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商业业态优化、空间品质提升、营销模式创新、区域品牌塑造、管理服务精细、开放水平提高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拓展新场景应用、挖掘新消费潜力、提升城市活力。
积极支持既有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利用腾退空间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产业园区规划使用性质正负面清单制度,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
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严控范围、标准和成本,合理统筹安排建设时序。
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结合街区保护更新,持续推进平房院落申请式改善,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模式,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积极推动简易楼腾退改造。
优化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绿色空间规模与品质,构建由公园绿地、小微绿地以及公共型附属绿地构成的公共绿色空间体系。提高开敞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推动棋盘路网林荫化改造,塑造内环路特色文化空间,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建立精细化治理长效机制。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教育设施补充完善,全面提升教育资源空间品质,增设居家养老服务床位,落实社会福利机构选址,推动复合型养老福利设施建设。补充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品质提升,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推进现状体育设施改造升级,完善生活性服务业网络,提升特色商业街文化内涵。
提升交通市政设施保障水平。结合健康街道、蓝网绿道,开辟健步悦骑空间,深入推进停车综合治理,推动轨道站点一体化改造,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安宁交通,打造世界领先智能配电网,推进电力箱体“三化”和“多杆合一”治理,推进合流制排水系统综合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老旧隐患管线整治,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区,推进智慧街区建设。
结合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等途径,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着重提升公园绿地连续性和品质,打通断点、成线成网,因地制宜配置服务配套设施。以留白增绿为抓手增加小微绿地,从空间设计、功能环境、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提升小微绿地品质,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口袋公园”和社区“微公园”。持续扩大绿色开敞空间,提高生态服务质量,优化绿地结构。不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绿地实施和养护机制。持续推动绿道系统建设,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总长度由现状的449公里增加到520公里。推动构建水城共生的蓝网系统,提高滨水空间品质,到2025年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由现状327.5公里增加到350公里。
推进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建设,做好大运河沿岸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营造。推进六环创新发展轴建设,加快推动东六环入地改造,缝合城市,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推进城市绿心建设,建成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
加快实施行政办公区二期配套工程,与一期衔接好公共服务资源、生活配套设施配置,优化交通组织,推进6号线南延等道路、绿地、河道和其他配套设施相关工程同步建设,保障市级机关搬迁。大幅度改善城市品质,细化五河交汇生态岛及大型城市公园等运河周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进一步优化滨水岸线、慢行系统、桥梁、地铁站等城市设计,精心雕琢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高端商务办公环境。推动新老城区有机融合,加快老城双修和“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建成站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有序推动中心城区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合理布局。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举办国际化医院,支持医学院、高水平专科医院等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聚焦交通拥堵、职住分离等“大城市病”治理,完善以组团、家园为单位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到2025年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初步构建。
(1)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有效供给
统筹新增住房建设供应和存量住房品质提升,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满足市民不同层次住房需求,到2025年供应各类住房100万套左右,新增各类居住用地约50平方公里,城乡居住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比重提高到36.5%左右。全面落实居住用地年度供应任务,在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单列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统筹安排土地供应时序。紧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合理利用存量土地和建筑,积极探索产居功能混合,多渠道多主体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
优化分圈层住房发展引导。核心区积极完善居住条件,推动传统平房区和老旧楼房有机更新。中心城区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街区统筹更新,重点优化提升二环至五环存量居住区空间品质。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加强住房供应,扩大重点功能区及周边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强超大型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着力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高综合吸引力。生态涵养区以满足本地人群居住需求为主,适度承接适老康养与休闲度假需求,实现区域内人口、住房与环境协调发展。推进环京周边地区职住协同,以一体化为目标,加强发展协作,促进区域要素互补、职住平衡。
(2)加强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轨道交通的统筹,促进产居融合、职住平衡
注重住房供应与需求人群的空间匹配,做好居住、就业与公共交通的时空统筹。加强生活与生产功能的协同协调、融合发展,保障重点功能区等就业密集地区周边的住房供应,鼓励通过用地功能复合、存量建筑功能置换等方式多渠道、多类型地进行供给,实现空间上的近接职住平衡。
切实发挥轨道交通对住房布局优化的引导作用,促进生活空间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依托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在就业密集地区通勤圈内加强居住用地储备与供应,优先在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节点周边布局,增加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供应,同步提高通勤主导方向上的轨道交通运力和速度,缩短通勤时间。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一体化,提高轨道微中心建设强度,同步组团式实施周边区域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形成一批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多功能社区。
把重点功能区、就业密集地区及轨道站点周边作为近期重点引导的生活空间引导区,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在生活空间引导区内的比重,优化住房空间布局,有效压缩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促进职住平衡。
(3)持续完善各类配套服务及“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不断提升居住品质
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居住品质。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各类配套服务,支持各类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引导公园绿地、优质商业服务、休闲游憩设施与居住功能的紧密结合布局,推动建设绿色住区,从环境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升居住环境健康水平。
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支持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升级改造,精准补建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引导优质商业服务向社区延伸,实现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建设便民商业综合体和社区商业“E中心”,融合蔬菜零售、社区超市(含便利店)、末端配送(快递)等基本便民生活服务,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相结合,鼓励社区商业跨行业、跨业态的复合化发展模式,织密生活性服务业和末端物流配送服务。鼓励网上超市、智慧微菜场等线上便民小店发展。建设一批婴幼儿照护、老年助餐网点,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
(1)加快构建分圈层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精准服务首都超大城市空间发展需求
建设与首都超大城市空间结构协调、覆盖主要城市集中建设区的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网络格局,完善分圈层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高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新城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第一圈层以地铁(含普线、快线等)为主导,优化提升既有地铁普线,增加地铁快线提高服务效率;第二圈层以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为主导,优先充分利用铁路资源,结合新建线路构建区域快线网络;第三圈层以城际铁路、铁路客运专线为主导,加强网络融合和枢纽衔接,推进四网融合。
(2)加强轨道建设,支撑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统筹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序推动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提升改善既有轨道网络,建设地铁快线系统,发展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有序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到2025年轨道交通里程达到1600公里。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覆盖水平,完善线网结构,提升轨道线路接驳换乘设施配置与服务水平,提高出行效率,提质增效既有轨道交通;加密重大枢纽、重点功能区线网,推进建设CBD线、11号线西段等城市轨道线路,构建东北环线等市郊铁路线路。构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一快三普一市郊”的轨道服务,充分发挥既有轨道廊道作用,推进建设平谷线,优化提升市郊铁路副中心线、通密线服务水平。逐步搭建城市副中心内部轨道体系,建设M101等线路。重点构建平原新城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廊道,推进京唐城际铁路等在施线路的建设,有序推进R4线一期、19号线二期等工程,推动轨道交通S6线(新城联络线)项目。在新城内部有序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加强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市郊铁路等的有机衔接。统筹利用铁路资源,加强生态涵养区及跨界地区的区域快线服务,提升既有市郊怀密线、城市副中心线西段整体服务水平,探索门大线等线路旅游开发。
(1)聚焦近期生态整治的重点地区,科学引导减量增绿
推动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实施,引导田林空间合理布局。将两道绿化隔离带及九条楔形绿带地区作为近期生态整治的重点引导地区,加强减量腾退引导,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中心城区减量腾退用地位于生态整治引导区的比例达到90%左右,平原地区减量腾退用地位于生态整治引导区的比例达到65%以上。
(2)推动通风廊道实施,打通阻碍通风廊道的关键节点
明确二级通风廊道边界,在一二级通风廊道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级通风廊道,与一二级通风廊道共同构建城市通风网络。推动通风廊道的实施,控制通风廊道内建筑高度和密度,重点对高热岛地区进行疏解腾退,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
(3)加强公园、绿道建设,不断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
整合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植物园。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园游憩体系。在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增加公园绿地,重点加强社区公园和游园建设,丰富完善专类公园体系,逐步消除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盲区。整合利用零散用地、边角碎地、疏解腾退用地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在建成区外围,持续推进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乡村公园等景观绿地建设,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到2025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推进市、区、社区三级绿道和森林步道建设,完善休闲绿道网络,打造品牌绿道,突出生态、人文、休闲特色,引领首都绿道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建成绿道总长度达到1568公里。
(1)加强新建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建筑节能降耗
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建筑标准法规体系,大力推进新建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筑节能降耗。完善低碳建筑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农宅抗震节能设计标准。全面提升绿色建筑水平,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新建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新建公办养老建筑、幼儿园及大中小学校教学、办公、宿舍楼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在商品住宅建设中鼓励实施超低能耗建筑。建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长效机制,结合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城市更新中持续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加强老旧小区的外墙、屋顶、门窗等节能改造。加强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加快实施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有效降低建筑领域碳排放。
(2)引导城市交通强化减排,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城市交通绿色转型,推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绿色化。加快轨道交通网与地面公交网、慢行系统网融合发展,提高绿色出行比例。重拳治理柴油货车,持续削减车用柴油总量。推动公交、出租、环卫、渣土以及市内邮政、快递、旅游等车辆基本实现纯电动或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逐步推动长距离重载车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引导和推动车辆“油换电”,在重点区域率先推动“低排放区、零排放区”试点。持续推进大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公转铁”,在京津冀区域内发展“铁路+新能源车”全过程零排放绿色运输模式,多措并举加强公路运输监管和公转铁运输模式转型。加强航空、铁路领域节能改造,加大智能充电桩等设施建设。
3. 建筑企业北京市基建市场营销策略
结合上述国土空间规划重点与基建市场容量分析,对计划在北京市拓展基建工程承包业务的建筑企业提出以下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密切关注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文件,了解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等信息。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手段,准确评估北京市基建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和竞争格局。针对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交通枢纽、公共设施、产业园区等,评估这些项目对基建需求的影响,制定详细的项目跟踪和投标计划。关注政策动态,包括财政投资、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以判断市场容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和市场分析结果,选择具有潜力的目标市场(如新兴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区域等),明确自身定位(如古建筑修复专家、智慧城市建设领先者等),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市场进入和开发策略。针对北京市的特定需求,如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等,开发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展示企业在类似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专业能力,提升中标概率。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通过优质项目展示、社会责任履行等方式增加品牌知名度。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渠道,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营销推广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如提供设计-建造一体化服务、运营维护服务等。研发符合北京市基建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艺。
与北京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建立与规划部门、相关区县的沟通机制,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获取项目信息和政策支持。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招投标活动,争取获得更多基建项目的合作机会。
与北京市内的设计院、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与其他建筑企业、设计院、金融机构等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北京市的PPP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创新合作模式,寻求与北京市内的大型企业和集团进行战略合作,降低项目风险,共同承揽大型或复杂的基建项目。
加大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在基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队伍。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
紧密关注北京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政策动向和项目需求,及时调整企业业务方向。加大在绿色建筑、节能降耗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北京市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和试点工程,提升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资料:《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