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小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开始修订和完善,在2018版基础上将“八大产业”调整为“九大产业”,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两大产业,取消了“数字创意”产业。就九大产业发展概况看——
(三)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主要指的是一些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运用纳米、超导、智能等这些“优秀”的材料提高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主打高性能、轻量化和绿色化。包括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以及稀土、钒钛、钨钼、锂、铷铯、石墨等特色资源。新材料产业链中,上游为金属原料、合金、化学纤维、陶瓷、塑料、生物基、树脂、石墨等原材料;中游为新材料制造,主要包括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3D打印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以及液态金属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前沿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新能源、医疗、航天航空、新型建筑等领域。
目前,我国形成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较为完整、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等新材料产能居世界前列。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6.41万亿元;2022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6.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近6倍,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材料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稳步推进,中国新材料产业获得了发展动力。预计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5%。其中,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制造材料等子行业将分别占据到新材料产业规模的32.6%、28.4%、16.7%、22.3%。
从全国布局看,我国新材料领域建立了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部署建设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资源共享三类32个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8家,优势企业集聚发展形成7个新材料类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政府的政策推动和车企的技术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据统计,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676.8万辆,同比增长108.63%,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052.2万辆,同比增长55.47%。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5.82万辆,同比增长96.9%;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达到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设置的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进入规模扩张的爆发期和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
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30年有望达到数千万辆的水平。从细分领域看,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示范、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加大车联网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自动驾驶运营大数据中心、建设城市道路与建筑及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推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将成为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举措。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