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手册

中国建筑2022年年报解读

作者:王海滨

上月中旬,中国建筑公布了2022年年报,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又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全年新签合同额3.9万亿元,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跃升至第9位,ENR“全球承包商250强”首位。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标杆和引领者,本文对中国建筑2022年年报中的亮点进行解读,希望给行业内企业一些借鉴和参考。

图片













一、房建业务持续优化














房建业务是中国建筑的传统业务,2022年全年新签合同额 24,728 亿元,同比增长 9.9%;实现营业收入 12,651 亿元,同比增长 10.3%;实现毛利 1,007亿元,同比增长 12.2%,毛利率从2018年的6.7%提升到7.9%,提升了1.2个百分点。

根据公司判断,在未来房建业务发展上,一方面,中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中国房建市场仍然蕴含着强劲的发展动能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未来房地产增量市场预计将趋于平稳,行业将由规模扩张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因此,中国建筑按照稳速增效的原则,重点拓展公投领域项目和优质地产商的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持续提升在超高层、大跨度等高端房建业务领域的竞争实力,2022年住宅类项目的占比持续下降,在超高层、高科技工业厂房、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中高端房建领域的优势则保持稳固,在工业厂房方面,新签合同额 3,913 亿元,同比增长 85.9%。在教育设施方面,新签合同额1,692 亿元,同比增长 33.0%。












二、基础设施业务快速发展














2022 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 9.4%。中国建筑业务增速大大超过了行业增长,全年新签合约额 10,151 亿元,同比增长 20.3%;实现营业收入 4,935 亿元,同比增长 20.0%;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利润率也基本保持稳定,实现毛利 516 亿元,同比增长19.6%。

在一些细分领域,业务也快速增长,多点开花。在公路领域,新签合同额 1,231 亿元,同比增长 37.3%。在生态环保领域,新签合同额 1,134 亿元,同比增长 35.3%。在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 333 亿元,同比增长 30.4%,在机场领域,新签合同额 503 亿元,同比增长 9.5%。

中国建筑年报中提到,伴随着我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 “十四五”规划 102 项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将带动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加快投资建设,公路、铁路市场总量继续维持高位,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生态环保、电信设施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未来几年,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建筑业务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












三、房地产业务聚焦核心区域














中国建筑地产业务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 4,016 亿元,同比下降 4.9%;合约销售面积 1,722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9.7%;实现营业收入 2,820 亿元,同比下降 14.8%;实现毛利 535 亿元,同比下降 23.3%。

国家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增强超大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完善大中城市的宜居宜业功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国建筑紧跟国家战略,聚焦在核心区域,新增土地储备超九成位于一、二线城市,其中位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等一线城市、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新增土地储备占比超 85%,土地储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2022年实际增员14165人,其中地产开发人员增加5436人,也显示出公司对房地产业务后续发展的信心。

中国建筑致力于成为卓越的国际化不动产开发运营集团,以“转型升级”为基调,加快形成以住宅产品开发为主、优质商业开发运营为辅、康养等新兴业务为补充的格局。经过多年拓展,目前中国建筑拥有写字楼、酒店、公寓、商业地产等持有型物业 1,352万平方米,账面净值1,47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5.6%。2022年,公司加快产业升级,拓展商业、养老、物流等业务领域,不断提高持有型物业运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持有型物业实现收入60.7亿元。












四、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扎根重点国别市场,稳健推进国际化发展,2022年境外实质经营国别和地区增加至73个,培育了港澳地区、新加坡、埃及、阿联酋等20个营业额过亿美元的境外市场,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656亿元,同比增加1.3%;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增长20.9%。

在海外,中国建筑实行多元发展格局,立足传统优势领域,发力隧道、新能源、水利水务领域业务,积极探索“融资+设计建造”、投建运一体化等多种业务模式。同时,公司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国际伙伴资源优势,与西班牙、日本等国企业合力开拓深耕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等国市场,加大与所在国头部企业的合作力度。

公司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主编工业化建造国际标准,加强规则标准的对接互认、有机融合,提升“中国建造”品牌国际影响力。












五、营业利润占比下降,科研费用占比大幅上升














中国建筑的营业利润占比从2018年的7.1%下降到2022年的3.5%,尽管营业利润占比有所下降,但中国建筑的4.22%的营业利润率仍然处于建筑类央企的前列。营业利润占比下降一方面是分包成本增加所导致,最大的影响则是公司对于科研方面的投入,从2018年占比0.6%持续增加到2022年2.4%。

图片

2022年,中国建筑投入了498亿元用于科研开发,近三年累计投入达到了1153亿元,公司研发人员比2021年增长18.7%,其中博士和硕士分别增加133人和1027人。

公司确定了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大主攻方向,从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攻关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绿色低碳建造技术、探索建筑产业化数字化技术几个方面开展科研工作。依托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建立起覆盖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引领、专业制造、科技建造、智慧运维的技术体系,持续攻坚基础设施、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新基建、数字化、生态环保等业务领域,计划到“十四五”末成为公司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

2022年,公司实现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零”的突破,组建中国建筑科创集团,为技术创新、新业务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26 家。获得了8291件专利授权,其中857件为发明专利,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技术,例如塔吊5G远程群控技术、数字化智能钢结构加工生产线、数字化装配式建筑模块生产线、点云扫描测控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混凝土浇筑机器人、无人化(UBF)梁厂等。这些技术的投入使用,也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中国建筑承建的国内首座MIC装配式百米超高层建筑——深圳龙华樟坑径地块保障房项目,首次实现从工厂预制、整体运输和吊装的工业化建造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治理结构方面,公司将“创建世界一流优秀董事会”作为2022年工作总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董事会机构设置,增设董事会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发挥董事会监督作用;优化董事会工作机制,夯实重大投资项目事前沟通机制,提升董事会议案的全周期管理,持续强化独立董事履职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子企业董事会规范运行机制和外部董事管理机制,3 家企业入选国资委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决策质量和效率得到充分保障。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实质化运营子企业全面运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65家单位实施落地,持续实施股权激励,切实发挥中长期激励机制作用。

在组织管控方面,公司总部定位为战略管控型总部,履行“引领、服务、监督”职能,对二级子企业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统一。二级子企业根据公司授权开展经营,根据承担责任的大小享有相应权限。对于劳动密集型、成熟度较高的业务,通过加大授权,扩大市场接触面,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对于资本密集型、成熟度较低的业务,通过统一管控有效规避风险,通过集中资源快速冲击和突破目标市场。子企业协同发展逐步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建筑六局与中国建筑丝路战略性协同联动取得初步成效,中国建筑东北院与中国建筑北方启动战略性重组。

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致力于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技术的标准化和工作的标准化,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底线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全面开展“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专项行动,公司百元收入管理费1.65元,同比下降9.6%

在风险控制方面,公司完善“大商务管理”实施组织体制,加强精益管理,优化协同机制,系统提升项目盈利能力;以抓销售回款为核心,以现金流管控为抓手,动态监控房地产项目效益,确保投资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督导子企业做好运营策划,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强化运维绩效考核,切实保障投资回款。





2022年,中国建筑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94%,较2021年的15.93%有所下降,经营利润率的降低是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在与其他建筑类央企相比较时,中国建筑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业绩,公司制定了2023年的计划目标:新签合同额将超过4.2万亿元,营业收入将超过2.2万亿元。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内部精细化管理做支撑,相信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



客服

电话客服

021-61997709

联系邮箱

hywit@hywit.com

反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