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手册

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业务发展机遇

作者:邱黎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平台经济、数字技术等方面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远期目标。《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表 1: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

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png

本次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框架的提出,不仅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环境构建奠定了基础和主基调,也为未来数字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和场景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更是推进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强大助力。

《规划》在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提出了两个方向。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5G网络及千兆光网等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建设;IPV6应用、移动物联网和北斗规模化应用;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在数据方面有保护有利用,国家层面保护公共数据统筹利用,建设数据资源库;市场层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以5G、新一代全光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等。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958万公里,比上年末净增477万公里,网络运力不断增强;建成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1523万个,较上年末接近翻一番水平,全国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6.4个,比上年末提高6.3个。随着5G网络及“双千兆”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展,相关光缆线路、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持续提升,但新增业务区域有所转移,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建设同时,将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

数字技术与工程技术加速融合。工程建设企业的转型过程必然是以原有业务为基础,因此不可能完全脱离工程技术,数字化转型中必然离不开创新,根本就是要提升数字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创新融合能力,只有将数字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才能带来业务的升级和转型。目前国内传统工程建设企业主要有自行研发、并购科技企业和采用第三方技术这三种途径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自行研发必然是在越来越激烈的工程建设市场环境下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大量资金投入、大量优质研发人员的保障、核心科技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研发时间长、见效慢等问题。并购科技企业也是目前市场最常见做法,通过并购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科技企业,不仅可以快速涉及相关科技领域,在短时间内提升一定科技水平,还可以为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带来一些新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通过并购企业来获得技术也存在一定风险,技术内部整合难度较大、研究技术落地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通过采购第三方解决方案来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式已渗透到各行各业,虽有时间短、见效快的作用,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并没有足以抵御市场风险的核心竞争力。

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续加强。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相关内容,现代资源能源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依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除了加强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氢能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外,对传统能源、水源及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也是未来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包括提升特高压、核能、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多能互补、智能化调控”的分布式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能源互联网及跨境能源网络,是支撑能源革命和能源强国建设的必须;加强水源工程和供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地质勘查、关键矿产资源获取及综合利用、重大特色资源绿色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等资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支撑资源革命和资源强国建设;建设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综合、智慧、绿色、平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完善邮政、仓储物流等“通道+枢纽+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拓展延伸数字化、智能化交通物流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交通强国、物流强国建设。

企业数据资源互通持续加深。数字时代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深入理解数据、积累数据并且实现数据互通才能有效发挥数据的作用,只有做好了数据工作,才能真正形成数字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数字时代的业务要融入产业生态,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更多的资源整合能力,多方的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发挥企业竞争力,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协同机制可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欢迎转发,禁止以本文编辑版本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慧朴精益建造】微信公众号联系开白名单,021-61997709。

客服

电话客服

021-61997709

联系邮箱

hywit@hywit.com

反馈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