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巍
精益建造是精益生产在建筑业的应用,是将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建筑管理理论以及建筑生产的特殊性,应用到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通过关注价值流动,识别、减少与消除浪费环节,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精益建造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建筑工业化模式,它追求建筑全产业链的精益化,能有效破解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月,住建部发布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到2035年,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建筑品质显著提升。为此,要“提升工程建设集约化水平,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探索建立研发、设计、建材和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资源回收再利用等一体化协同的绿色建造产业链。”
同时结合我国提出的“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建筑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是必由之路,为此,建筑企业可通过精益建造来实现这些近期与愿景目标。
精益建造主要通过减少多余工序、减少工作面闲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一次成品率/成优率,减少一次性措施投入,追求达到“零浪费”、“零库存”、“零缺陷”、“零事故”、“零返工”、“零窝工”的管理目标。由此可见,精益建造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产出的有效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推进精益建造可以从设计优化、工序优化、成本管控等几个方面展开:
1、设计优化
从建筑专业方面可以考虑深化设计。例如对外立面小空间的复杂线条进行优化,通过简化复杂节点,减少多余工序,减少资源浪费。
从结构专业方面深化设计。例如:建筑体内如有电梯,电梯轨道梁通常随二次砌体结构施工,此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可采取构造柱进行同一次结构施工,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再比如利用利BIM技术,明确机电预留预埋布置图,并反馈至建筑、结构相关图纸中,提高机电安装准确性,减少二次返工。
图一:减少轨道梁二次施工工序
图二:BIM机电管线安装图
加强工艺优化。可尽量采用构件预制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低施工成本。装配式建筑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其对于推进施工标准化,施工工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图三: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
图四: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
推行措施优化。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减少临时施工措施投入,较少辅助措施资源浪费。例如:在施工现场将所需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达到临时道路代替永久道路的措施。利用工程配套功能用房,如沿街商铺、售楼处、配套幼儿园等功能建筑,提前施工用于现场临时办公场所。
图五:道路永临结合
图六:办公室永临结合
2、工序优化
工序优化是指通过合理安排整体工序流程,尤其合理安排工序穿插,进而达到控制关键节点,减少工作面闲置的目的。
对整体工序进行优化。施工企业应系统梳理主要施工工序流程,明晰工序间逻辑关系,对每道工序的前置和后置工序、施工条件进行梳理。
设计工序穿插。设计工序穿插能够极大的缩短施工工期,但设计成功的穿插工序离不开设计、采购、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所以在安排工程进展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并且尤其要对工序穿插风险进行排查,以免造成额外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3、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应建立以合约规划为核心的合约管控体系,从合约框架的搭建,到合约界面的划分,同时聚焦工程总进度计划,做到合约内容完整,界面清晰,成本可控。
4、采购管理
为保证总承包项目大量招采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对影响招标组织实施的各项信息(前置条件、业务周期、关键项等)要提前进行识别,避免招标不及时带来的施工进度延后。
5、质量管理
应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尽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进而造成物料浪费。对此,施工企业的项目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坚持样板引路,明确作业工序要求及质量标准;二是明确质量控制点和一般性质量通病,做好及时预防工作;三是开展实测实量工作,用高标准严格规范施工实施过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图七:工序样板
图八:工序穿插样板
6、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项目部要做好安全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针对较大安全性风险,要建立安全管控专项方案,同时做好切实做好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
7、环境管理
应做好环境因素的识别,促进做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做到环境保护设施的标准化,提高重复利用率、降低能耗。
推行精益建造,除了上述传统施工手段以外,建筑企业还可以通过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信息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提升精益建造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8、新技术
例如:利用智慧安全帽、建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手段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施工效率和人员沟通效率。
智慧安全帽已经在我国某些建筑企业进行了运用。其能实现现场施工人员实时定位、安全智能预警,并能够与现场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联动。
建筑机器人方面,碧桂园已经运用了随动式布料机、混凝土机器人、外墙喷涂机器人等,中建某局已经运用了焊接机器人、自行走建筑智能测量机器人、智能抹灰机器人等,其对于提升现场施工效率意义重大。
可穿戴设备可佩戴在建筑工人的身体、衣服或个人防护设备上,例如:装备有传感器的安全背心、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实时收集和传递有关现场环境、工人活动、体征状态等信息。
9、新工艺
例如:砌筑、抹灰、栏杆杯口等施工工艺的优化,结构工程如铝模板、全混凝土外墙、楼地面高精整平收面工艺,机电工程如止水节、管道井组合式套管一次预埋工艺等。
10、新材料
新材料方面可以采用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例如使用塑料金属复合管材、植草路面砖、生物乳胶漆等生态材料。
11、信息化
构建全在线、全连接、全服务的智能决策、智能管控、智能建造、智能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例如中建某局建设了云筑智联管理平台,其能够实现现场“人、机、料、环”的管控要素相融合,其中“人”的方面,通过BIM+VR安全体验、临边预警、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等实现现场“智慧”安全管理;“机、料”方面,通过移动点验、智能地磅、实现零星材料在线采购,并实现管理链条可追溯;“环”的方面,采用了扬尘噪音监测、智能路灯、水电能效管理系统、有害气体监测、污水监测等智能化技术。
推进精益建造,需要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为此,建筑型企业应力图构建学习型组织。
建筑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培育持续学习的热情和企业文化。公司领导应亲自带头抓,循序渐进形成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同时建立学习型组织考评机制,加强学习管理和监督,让员工每天都能有所学,有所用,提高员工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其次是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除了常规性的做法,比如搭建OA平台教育模块,定期开展直播,现场实操学习和集中面授,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等方式外,还可以学习华为、IBM等世界领先企业的做法,比如:让最优秀的员工教学,通过学习成绩安排员工调配等方式。
最后,在学习型组织日趋完善后,企业可以考虑成立企业大学。并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全方位的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残酷,建筑企业的生存越发艰难,尤其在新冠疫情的打击下,建筑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受到较大冲击,如果还是走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则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任何一家建筑企业的转型都是迫在眉睫,而在转型的道路上,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通常会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短期资金投入等压力,为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二步走”迈向精益发展之路,即:先采用传统的精益建造手段,并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然后再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手段提升精益建造水平,只要建筑企业下定决心,通过精益建造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工业化、绿色化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