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手册

二十大展望——建筑产业两条“新微笑曲线”的形成与蓝海机遇

作者:郭春雷



二十大以后的企业与管理者更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而建筑企业员工数量和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数量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供需倒挂的反差现象,这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供给减少的现实挑战,而得以支撑行业“剪刀差”的核心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

经建筑业企业实证,建筑业劳动人员的技术装配情况可以引起建筑项目的正向收益。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推进过程中,需要提升每位施工人员的技术装备,提高在建项目中施工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引进建筑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数字化系统,促进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发展。

建筑业“剪刀差”.png

图1:建筑业“剪刀差”

在国内消费和出口增速减缓的背景下,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线投资策略之一。

从政策导向看,自2017年,国家财政部发布《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以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建筑企业向“投建营”一体化模式转变。新“融资建设”模式主要体现在投资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向(PPP+专项债)、向“授权-建设-运营”(ABO)、向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包含TOD(交通导向)、EOD(生态导向)、ROD(资源导向)、HOD(医疗导向)、WOD(智慧城市导向)等模式转变;承包模式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EPC)、“EPC+投资”共生的项目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融资证券化ABS、基础设施公募基金REITs等也为存量资产注入了新动力。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新闻发布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历经产业调整与新常态发展阶段,卓越的建筑企业已经由“资源运作”型企业转型成为由“资本、资源、资产、资金”循环运作的“四资运作”型企业,产业价值链延伸的更长;同时,由于BIM、装配式、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建筑业“微笑曲线”被进一步抬升。从获取收益角度看,建筑企业获取收益来源范围更广,收益周期更长,对资本、资产、资金运作能力要求更高;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企业追求更高的增长与收益,同时也面对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是以企业与管理者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红蓝两条“新微笑曲线”.png

图2:红蓝两条“新微笑曲线”

两条“新微笑曲线”也呈现出了当前建筑业的两级分化。进入蓝色微笑曲线区域的优秀企业,正在进一步提高进入壁垒。2022年,中国建筑印发了《中建集团在施项目经理“人证合一”专项提升工作方案》(中建函字【2022】105号),明确了未来没有取得建造师资格的不得担任项目经理/执行经理,现有在施项目的执行经理全部降为项目副职,后备人才没有建造师资格的不得入库,正在办理入库考核的项目经理停止入库。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标准的同时,也势必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另一方面,也将倒逼分包单位的管理标准提升,有机会跟随优秀企业进入蓝海。借未来发展的可能理路,笔者认为这样的蓝海队伍将代表中国建筑业走向海外,走向真正的蓝海,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进入红色微笑曲线区域的传统建筑企业,将深陷在“最低价中标”的泥沼中,将“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的戏码中演绎到曲终人散。

四资转化过程中蕴含的两大机遇。

其一,是碎片资产变现机遇。在参与了数家建企“十四五”规划项目后,经过过去两年实地的走访调研,笔者发现多数建筑企业通过投资拉动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激增的碎片化投后资产和垫资资产(部分建筑企业甚至沦为房地产销售公司),大部分碎片化的投后资产由于占股比例较小,根本无法参与后期运营,累计的数百亿规模碎片化资产难以及时变现的问题与运营资金短缺和“四资”循环成为部分建筑企业发展的不可能三角。碎片化资产整合变现与运营管理是蓝色微笑曲线区域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其二,是更广泛的股权合作与股权激励创新。在行业资本化背景下,如何控制好更长、更复杂的产业价值链条?形成有实效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二十大,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指引下,企业必须进行更广泛的“股权合作”,多种形式的“股权激励”创新,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发挥为国企解困的作用,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混改上市。

客服

电话客服

021-61997709

联系邮箱

hywit@hywit.com

反馈

置顶